平凡中绽放幸福光芒
巴基斯坦每天仅生产12,000兆瓦的能源,但平均每日需求为16,000兆瓦,电力缺口为4,000兆瓦。
这一增长得益于德国,法国,荷兰[和]西班牙的招标项目,这将推动今年欧洲新增公用事业规模增加62%,2019年亮点报告指出。操作不仅限于修理和更换逆变器,以及系统组件的其他平衡,还可以看到一波改装的面板涂层和增加功率优化器。
因此,许多供应商通过提供工程,采购和施工服务以及运营和维护,努力使其产品组合多样化。此外,今年可能会出现更加分散的住宅和电网规模太阳能发电场的计量,监测和运营方面的发展。这是今年值得关注的8个太阳能亮点之一,这些亮点已被IHS数字选择器选中,他们预测9个国家的太阳能容量将比去年增加500兆瓦以上。该地区的公用事业规模市场将成为赢家,占安装量的48%,而去年为33%。前两位是重量级人物-这要归功于他们早期的采用者历史-并将构成潜在市场的近四分之三。
该报告的作者表示,中国将继续提供反映其气候敏感议程和保护其制造业基础的框架,从而为这一估计提供支持。除了美国之外,该报告还指出韩国是今年大型仓储的另一个高增长市场。所以,对于光能发电,如何发展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而欧债危机的出现,使得欧洲资金短缺,太阳能项目出现融资困难,再加上德国不再补贴光伏,电价下调,导致欧洲市场光伏产品需求减少,产业萧条,美国本土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倒闭或停工。中国本土的光伏产品仍然需要担负此前美国双反所施加的关税,同时还要加上2019年1月1日,美国301关税征收的25%。但是,美国认定这种产业政策不符合自由贸易原则。这次美国本土以外的光伏公司都不能幸免,包括了此前为规避双反,将工厂迁往东南亚地区的中国光伏企业。
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后,与奥巴马执政有所不同,特朗普一上台就扛起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保护美国本土的制造业。这里面的反应时间未免有点长,而且又遇到现在中美贸易这一敏感问题。
只能美国自己补贴企业,不让别人补贴,明显就是一种双重标准,其目的就是保护美国自身的光伏产业。在美国对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过程中,欧盟等地区也纷纷效仿,对中国公司进行双反调查。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光伏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光伏发电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但从此开始,美国就踏上对中国新能源产业遏制之路。
当时这个决策不是特朗普政府做出的。作为后来者,中国扶持本国刚兴起光伏企业肯定要采取一定的产业政策。美国国内市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光伏应用增长速度过快,负面现象不可避免的出现:部分地区弃光、消纳存在瓶颈,与电网无法协调已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
凭借研发、生产制造、终端应用等全产业链条上的领先技术水平,我国光伏行业已稳稳站立在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前列。全球100GW光伏市场中,国内市场规模约占五成至六成,此外,东南亚、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逐渐替代对美组件、电池片等的出口量。
同时还免除了250W-900W的柔性玻璃纤维太阳能电池板。所以双反之后,凭借众多国内光伏企业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光伏产业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光伏电站全产业链,无论在技术还是在规模推动方面都已经走在全球的前列。
此次,双面太阳能等组件豁免25%关税,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因为中美光伏贸易争端历史及其复杂,而且时间跨度长。为什么撤销201调查作为具有明显优势的双面光伏组件(同常规单晶电池相比,双面光伏组件在正面直接照射的太阳光和背面接收的太阳反射光下,都能进行发电),美国目前的国内双面产能远不足以支撑未来美国市场对此产品的需求,美国的电站投资者也不愿错失双面,特别是透明背板双面组件的最佳切换时机。在美国启动201调查之前,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比已经很少了。而且美国当时有一批初创的光伏企业采用一套互联网公司的操作手法,将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只是为了炒作概念,推高企业估值,忽视实际的商业应用,也是公司破产解散的重要原因。同时,在中国光伏企业的积极推动下,光伏平价上网在部分地区已经得到实现,光伏应用已经突破传统补贴市场,包括中东、拉美等其它无补贴新兴市场近年来已经崛起,全球性的光伏发展已是大势所趋。美国撤销201条款的关税,对除中国本土以外的光伏企业是利好消息,尤其是东南亚地区,该地区的产能在美国市场竞争力将显著提升,东南亚具备双面电池+组件一体化产能的企业在美国市场将占据优势。
与业内其他人士所表达的乐观态度不同,南京大学理学院光伏研究团队李国华教授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了担忧,在中美贸易摩擦的背景下,美方豁免双面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关税,虽然有示好因素,但是诚意还是不足。但是此次关税的减免,并不包括之前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所施加的关税。
而之后201调查不同于双反调查,它具有任意性,只要认定美国企业受到利益损害是由某个进口产品造成的,就可以确定实施惩罚措施。而随着《巴黎协定》的签订,越来越多的国家明确了新能源的发展目标,光伏发电以其优势就成了重要选项。
531新政后,光伏产业将向高技术高质量发展,淘汰一批落后企业,中国开始实现从光伏大国向光伏强国转变。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提交起诉书,认为中国对本国的风能、太阳能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采取补贴,违反了WTO规则,请求调查。
所以对进口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了新一轮的双反调查,台湾的光伏产品也在其内。为何针对中国光伏产品频频发起贸易调查太阳能作为一项可再生的新能源,代表了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此前,美国就采用贸易保护主义的行为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了两次双反调查。新政中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比业界预期的更加严格。
其次,在去年欧洲就已经取消了对中国的双反,而美国等到一年才做出部分让步。2013年12月,Solar World公司又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诉,指出中国大陆产商通过台湾地区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封装,从而规避了高额关税。
美国太阳能工业协会也于201调查结果公布当日发布声明表示,这一举措的实施将使48000~63000个太阳能行业工人丢失工作,导致美国于2018年减少约23000个相关就业岗位,并最终对美国的太阳能行业整体发展造成影响。所以,目前中国本土组件厂商的产品直接出口美国的话,所面对的税率仍然都要高于50%,并不能给予中国组件厂商更多的出口美国的动力。
而且,美国的制造业人力成本很高,生产的光伏产品必然价格高昂,而进口的产品又面临高关税,这些成本最终只会让美国的消费者买单。首先,美国对中国光伏双反从2012年便已开始,现在美国政府的裁定其实是对当时政府决策进行一些修改。
在双反后到2018年之间,受益于国内的政策支持和技术的进步,我国光伏产业装机规模和新增装机规模连续多年领跑全球。欧美的双反调查使中国光伏企业开始警醒,要改变这种局面,独立自主,把握自己的命运。中美光伏贸易纠纷由来已久,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大行其道早在2010年,中美的新能源贸易纠纷就开始了。因为光伏发电项目初期建设投资大,得到回报效益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必须要有国家的补贴政策。
在新政策压力之下,技术的创新会成为企业角逐的重点,高效能,高性价比、多元化性能已经成为光伏电池和组件行业的发展共识。2017年4月,向美国政府宣布破产保护的太阳能公司Suniva根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案》第201条款规定,请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进口的全球晶体硅光伏产品发起保障措施调查。
美国当地时间6月12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布文件,经联邦贸易部门裁定,出口到美国的双面太阳能组件将不再受201条款的约束,不用再支付25%的关税费用。而对于美国现在的光伏产业而言,光伏制造业从业人员比例较小,大部分集中在下游产业,如光伏安装,光伏销售、光伏项目开发、光伏配送等。
在推动上游原材料成本不断降低的同时,未来市场还需要通过电池与组件端效率不断提升,实现系统成本的降低。简单来说,就是我国光伏产业的以后发展不能靠国家补贴,要依据市场规则,自由竞争,优胜劣汰,最终留下一批高技术高质量光伏企业。